一、名詞解釋
1.開放式提問
2.再現式報道
3.“傳播型”公共關係
4.國家軟實力
二、簡答題
5. 採訪中,如何提好第一個問題?並請舉例説明。
6. 背景材料對於讀者有何意義?
7. 簡述公共關係的基本特徵。
8. 簡述互聯網時代的國際傳播特點。
三、分析題
9.有觀點認為:政府在進行國際傳播控制“強”與“弱”的決策時是有客觀標準的,各國政府正是在向這個客觀標準邁進的過程中不斷修正自己的控制行為,進行策略上的調整,這個標準就是所謂的最佳標準(或最佳目標)。請結合實例談談你對上述觀點的理解與評價。
10.請閲讀以下案例材料後,運用新聞傳播學相關理論對案例進行分析。
2011年1月17日,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籌拍的《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大型電子顯示屏上播出,中國各領域傑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逐一亮相,讓美國觀眾瞭解一個更直觀更立體的中國國家新形象。
以下略……
四、寫作題
11.請將下面的材料改寫成一篇600字以內的非事件性消息。自擬標題。
(材料略)